【三下乡·第三弹】登高问水践初心,对话劳模铸匠魂

发布者:黄振发布时间:2025-07-08浏览次数:11

7月6日至7日,东华理工大学水木青春实践队继续深入贵溪市上清镇沙湾村,通过环保净山、水库研学、对话劳模等方式,将课堂所学融入广袤乡村,在碧波浩渺间探寻水利智慧,于青山绿水间触摸乡村振兴的澎湃脉动。 

行青山之路铸生态自觉

清晨天刚蒙蒙亮,实践队员们来到圣井山,这是一片绿色覆盖的山脉,它不仅仅是一处自然的风景,更是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

攀登过程中,队员们同步开展生态认知环保净山活动,实践队员们不畏艰辛,勇攀高峰,埋头拾起山上沿途的垃圾,包括塑料袋、易拉罐、废纸等,让圣井山重现清新自然的面貌。行走在绿荫覆盖的登山径,队员们更加深化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认知。



观圣井山大坝悟治水智慧

路程过半,一座巍然矗立的双曲拱坝映入眼帘原来是圣井山水库。水库71米坝高揽蓄188万立方米库容,如同巨人臂膀守护着龙虎山生态命脉。队员们在坝底驻足观察溢洪道堰口静卧坝身,取水塔七孔隐约可见也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水利工程是乡村振兴基础支撑的深刻内涵。



这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水利实践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生态教育。从图纸上的描摹到沃野千里的润泽,圣井山水库的故事是几代水利人接续奋斗的缩影。而今天,水木青春实践队的青年们也用脚步丈量、用双手触摸,在这片碧水青山间写下了自己的青春注脚。 

十七年护鸭路平凡守望见赤诚

翌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了沙湾村委会肖冬样和吴建波两位劳模展开了一场直击心灵的对话,他们用朴实的语言,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为在场的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课。

肖冬样扎根深山十七年主动挑起保护濒危动物中华秋沙鸭的重任,详细记录中华秋沙鸭的活动规律和习性,拍摄了大量照片和视频,形成了第一手珍贵资料,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等荣誉谈到中华秋沙鸭数量的变化,眼中漾起光彩:“看着它们从二十来只涨到七十多只,我感到很骄傲!讲起去学校宣讲中华秋沙鸭的经历,他的声调陡然升高:参加活动时孩子们都认得出我,这是我最开心的事情。谈到经常出野外的经验总结,他说:好身板是饭碗,肯吃苦是根本!



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沙湾村党支部书记吴建波围绕“信党、为民、公正”给队员们讲述了沙湾村蜕变的故事“波书记”的带领下,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波书记”鼓励队员们:“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双脚沾满泥土才能读懂乡村这本厚重的书。希望大家走出舒适圈,深度参与乡村生产生活,在躬身实践中感受乡村蝶变的蓬勃力量。”

从巍峨大坝到蜿蜒山径,从深情讲述到倾心聆听,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既是一次身体力行的环保实践,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队员们在圣井山领略了人水和谐的壮美画卷在劳模身边汲取了扎根乡土、奋斗不息的精神养分。这堂融合了专业认知、生态保护与精神传承的“行走思政课”,让青春的理想在服务乡村的广阔天地中更加坚定,实践的答卷在汗水与思考中续写新的篇章!文/黄颂阳 图/栖霞新媒体中心


编辑:黄振  责任编辑:王嵩  审核:吕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