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环境污染机理与修复科技创新团队”成立于2016年,主要研究氮大气环境污染化学、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及修复,土壤复合污染修复等方面科学问题。
一、大气环境污染化学
(1)利用稳定氮氧同位素,研究大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甲烷、氧化亚氮等气态物质和由这些气态物质形成的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区分自然来源与人为来源的贡献; (2)研究氮气化物等气态物质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3 )研究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与放射性核素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二、土壤修复作用及机制
(1)农田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在植物修复过程中迁移、转化作用及机制; (2 )研究还原菌对矿山土壤重金属的微生物修复作用及机制; (3)研究和开发新型缓释型整台剂,及其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缓释行为、促进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作用机制。
三、地下水污染与修复
(1)研究污染物在包气带、饱水带中存在形式、分布特征、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 (2)污染物在地下水-污染物-岩石多相间相互作用机理、迁移转化规律; (3)研究新型生物材料,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新型PRB技术,探索地下水系统中核素、重金属、有机物污染修复技术。
主持国家目然基金等项目18项,科研到账经费达1000余万元,发表SCI等论文34篇,出版专著2部。
主要成员
姓名 | 出生年月 | 学位 | 职称 | 研究方向 |
肖化云 | 1970.10 | 博士 | 教授(团队负责人) | 环境地球化学 |
王光辉 | 1968.06 | 博士 | 教授 | 土壤修复/光催化 |
张卫民 | 1965.11 | 博士 | 教授 | 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 |
高柏 | 1964.09 | 博士 | 教授 | 土壤-地下水污染机制 |
肖红伟 | 1984.04 | 博士 | 副教授 | 环境地球化学 |
李小燕 | 1974.03 | 博士 | 副教授 | 辐射环境监测 |
李敏 | 1978.01 | 博士 | 副教授 | 环境微生物 |
梁越 | 1974.01 | 博士 | 讲师 | 环境地球化学 |
罗笠 | 1982.04 | 博士 | 讲师 | 环境地球化学 |
朱仁果 | 1985.10 | 博士 | 讲师 | 环境地球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