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水利
(代码:0859 )
一、 土木水利简介
参照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要求,主要介绍本专业类别的发展历史、师资力量、科研情况、学科范围、学术地位、培养条件及就业前景等主要特色。
本专业领域具有40余年办学历史,由原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测绘工程(领域)、水利工程(领域)所组成。本领域现有专任教师170余人,其中教授29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4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0余名。教师队伍中拥有俄罗斯自然科学外籍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西省双千计划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0余名。近五年来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100余项,年均纵横向科研经费1200余万元。
本领域涉及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测绘工程、海洋测绘、导航与位置服务、矿山与地下工程测量、土地信息工程等方向。其行业覆盖面包括:测绘、勘察、地矿、规划、建筑、海洋、交通、农林、水利、房地产、国防等行业。
本领域成为了我国核行业、地质行业建设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建设了校内实验平台和多个校外实践基地,专业重点培养从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工程等领域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学生毕业一次性就业率在90%以上。用人单位反映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好、品德优良。
二、 专业领域
专业领域1:建筑与土木工程
专业领域2:测绘工程
专业领域3:水利工程
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土木水利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成为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水利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具体目标:
1.热爱祖国,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了解建筑与土木水利工程领域国内外研究的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本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备独立承担建筑与土木工程勘测、设计、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语言表达和外语写作能力。
4.热爱生活,身心健康。
四、 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专业型硕士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要求所修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7学分(公共基础课7学分,专业必修课8学分,专业选修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公共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必修环节不低于8学分。
五、 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今后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支撑。
1.课程学习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主要途径。课程学习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实验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及案例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实习基地开展。
2.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为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须参加不少于12个月的专业实践。
3.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实际工程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有明确的实际应用价值。
4.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导师指导应贯穿整个培养环节,其中,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导师参与指导专业技术课程、专业实践、项目研究等多个环节。
六、 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备注 | |||
一 | 二 | 三 | |||||||
公共基础课 | 10001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32 | 2 | √ |
|
| 7个学分 | |
10000001 | 科技英语阅读EST Reading | 76 | 3 | √ | √ |
| |||
10000002 | 学术英语写作与口语 Academic Writing and Presentation | 32 | 1 | √ | √ |
| |||
10001008 | 工程伦理 Engineering Ethics | 16 | 1 | √ |
|
| |||
专业课 | 专业必修课 | 12110114 | 数值分析(测绘学院,鲁铁定) Numerical Analysis | 32 | 2 | √ |
|
| 4门课 8学分 |
12120108 | 弹塑性力学(土建学院,陈强) Elastic-Plastic Mechanics | 32 | 2 | √ |
|
| |||
12030507 | 工程流体力学(李寻) Advanced Fluid Mechanics | 32 | 2 | √ |
|
| |||
12110302 | GIS工程及应用(测绘学院,邹时林) GIS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 32 | 2 | √ |
|
| |||
专业选修课
至少10学分(5--8门课,学生根据专业领域选修)
| 12120320 | 核废物地质处置与铀矿山环境治理 Geological disposal of nuclear wast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uranium mines | 32 | 2 |
| √ |
| 公共专业选修 | |
12110126 | 测绘数据处理方法与应用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Surveying Data Processing | 32 | 2 | √ |
|
| |||
12030502 | 市政工程前沿(曹建平) Municipal Engineering Frontier | 32 | 2 |
| √ |
| |||
12120102 | 高等土力学 Advanced Soil Mechanics | 32 | 2 |
| √ |
| 专业领域1选修 | ||
12120103 | 高等岩石力学 Advanced Rock Mechanics | 32 | 2 |
| √ |
| |||
12120101 | 高等工程地质学 Advanced Engineering Geology | 32 | 2 |
| √ |
| |||
12120201 | 高等混凝土结构 Advanced Concrete Structure | 32 | 2 |
| √ |
| |||
12120202 | 高等钢结构 Advanced Steel Structure | 32 | 2 |
| √ |
| |||
12120321 | 土木工程结构可靠度分析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Civil Engineering | 32 | 2 |
| √ |
| |||
12120323 | 土木工程数值法 Numerical method of civil engineering | 32 | 2 |
| √ |
| |||
12120324 | 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新技术 New moder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ivil engineering | 32 | 2 |
| √ |
| |||
12120325 | 土木工程加固新技术 New techniques for civil engineering reinforcement | 32 | 2 |
| √ |
| |||
12110106 |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与方法 Technology and Method of Modern Engineering Surveying | 32 | 2 |
| √ |
| 专业领域2选修 | ||
12110109 | 测绘软件应用与开发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pping Software | 32 | 2 |
| √ |
| |||
12110107 | GNSS理论方法与应用 GNSS Theoretical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 32 | 2 |
| √ |
| |||
12110127 | 现代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应用 Application of Modern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 32 | 2 |
| √ |
| |||
12110306 | 当代地图学 Contemporary Cartography | 32 | 2 |
| √ |
| |||
12110305
| 应急测绘技术 Emergency Mapping Technique | 32 | 2 |
| √ |
| |||
12110104 |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术前沿 Academic Frontier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32 | 2 |
| √ |
| |||
12030501 | 高等环境化学(王光辉) Higher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 32 | 2 |
| √ |
| 专业领域3选修 | ||
12030503 | 水质物化处理新技术(李芸/宣铿) New technology of water quality physical and chemical treatment | 32 | 2 |
| √ |
| |||
12030504 | 水质生物处理新技术(李泽兵) New technology for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quality | 32 | 2 |
| √ |
| |||
12030505 | 工业水处理(万俊)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 32 | 2 |
| √ |
| |||
12030506 | 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刘丽忠) Water treatment theory and technology | 32 | 2 |
| √ |
| |||
12030510 |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周仲魁) Radioactive pollution and prevention | 32 | 2 |
| √ |
| |||
公共选修课 | 12000013 |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科学类研究生必选) |
| 1 |
|
|
|
2 | |
12000018 | 创新创业类课程 |
| 1 |
|
|
| |||
必修培养环节 | 12000003 | 开题报告 |
| 1 |
|
|
| 8 | |
12000000 | 文献综述 |
| 1 |
|
| √ | |||
12000001 | 专业实践 |
| 6
|
|
| √ | |||
补修课程 | 针对跨专业及同等学历录取的学生,由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定 | 不计学分(2~4门课) | |||||||
毕业总学分 | 35 |
七、 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专业实践。总学分数为8学分,其中文献综述1学分,开题报告1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
1、文献综述。
要求研究生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发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发方法、预期成果、进度安排等。除涉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
3、专业实践
各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专业实践,应结合本单位的科研平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条件,同时应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积极建立多种形式的研究生实践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
各培养单位要充分重视专业实践环节的实施及监控。严格制定评价标准,可通过专业实践答辩、实践材料(如实践记录、实践报告等)撰写的质量、校外导师评定等情况进行考核评定,加强专业实践考核,专业学位研究生未通过专业实践考核,不得申请学位论文送审。
八、 学位基本要求
按照《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东华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执行。